• slider html5
  • html5 slider example
  • slider in html5
  • html 5 slider
  • html5 slider template

2014年丹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4/28 9:46:00 来源:未知 浏览:()

根据年快报统计,现将2014年丹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201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市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进步,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2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经省统计局初步核实,我市利用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核算的2013年度GDP总量为985.6亿元,比快报数减少121.7亿元),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9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7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459.3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418.6亿元,增长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4.6:45.6:39.8调整为14.2:44.9:40.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291.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按年均汇率折算为6911.5美元。

2010-2014年丹东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其中,农业增加值55.9亿元,增长4.1%;林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3%;畜牧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2.2%;渔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1亿元,增长3.5%。

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0.8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7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52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3万公顷,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例79.3:20.7。

全年粮食总产量106.9万吨,比上年增产11万吨,创历史新高。其中,玉米产量62万吨,增长11.9%;水稻产量40.8万吨,增长10%;大豆产量1.3万吨,增长18.2%。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14万吨,下降0.7%;烤烟产量0.99万吨,增长3.1%;水果产量20.7万吨,增长4%;蔬菜产量114.4万吨,增长3.6%;草莓产量30.7万吨,增长4.1%;柞蚕茧产量2.49万吨,增长1.6%;板栗产量9.5万吨,增长5.6%。

  2010-2014年丹东市粮食总产量

全年肉类总产量35.1万吨,比上年下降0.3%。其中,猪肉产量11.08万吨,下降0.3%;牛羊肉产量2.1万吨,下降1%;禽肉产量21.9万吨,增长0.1%。全年禽蛋产量15.3万吨,比上年下降3.8%;奶类产量2.86万吨,下降6.2%。猪年末存栏数83.2万头,比上年增长0.4%;羊年末存栏数40.9万只,增长0.2%;大牲畜年末存栏数15.8万头,下降1.3%。

全年水产品产量61.4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淡水产品产量14.5万吨,增长1.4%;海水产品产量46.9万吨,增长1.5%。海水产品产量中,贝类产量29万吨,增长2.5%。

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204.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拖拉机拥有量4.2万台,增长5%。农用运输车3万辆,下降3.2%。化肥施用量22万吨,增长0.9%。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4年,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6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工业用电量62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1%。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9户。

  2010-2014年丹东市工业用电量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集体经济增长较快,比上年增长35.9%;国有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股份制经济、其他经济稳定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5.3%、3.9%、5.3%和4.3%;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小幅回落,下降2.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5.6%,重工业增加值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轻重工业的比例为36.4:63.6。分行业划分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6%;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9.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4.5%,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纺织服装、服饰业增加值增长6.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3.5%,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增长5.2%;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下降5.3%、9.7%和4.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冷冻水产品产量30.3万吨,比上年增长2.8%;生产服装4202万件,下降7.5%;生产精制食用植物油20.6万吨,增长3.6%;生产粗钢5.4万吨,下降73.3%;化学纤维4.7万吨,下降32.7%;布2492万米,增长6.2%;水泥206.3万吨,下降14.3%;钢材6万吨,下降59.8%;金属切削机床4215台,下降4.4%;汽车3.3万辆,下降15.8%;焦炭24.1万吨,下降12.2%。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863.4亿元,负债总计472.7亿元,资产负债率54.7%。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9.5亿元,比上年增长0.7%;利税总额94.1亿元,下降4.9%,其中,利润50.7亿元,增长0.8%;亏损企业亏损额7.9亿元,下降1.8%;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7.3%;完成出口交货值177亿元,增长28.9%。成本费用利润率4.02%,比上年下降1.04个百分点;全年资金周转次数3.42次,比上年减少0.44次。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245户,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03.3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44.6亿元,增长6.8%;安装工程产值25.6亿元,增长24.3%。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531.5亿元,比上年增长3.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5.2万平方米,增长15.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44.1万平方米,增长17.8%。上缴税金4.6亿元,下降2.1%;实现利润14.3亿元,下降16.4%;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16.7万元/人,比上年增长22.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912.6亿元,比上年下降9.1%。其中,建设项目投资771.5亿元,增长3.2%;房地产开发投资141.1亿元,下降44.9%。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3.3亿元,增长130.7%;第二产业投资344亿元,下降9.3%,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327.6亿元,下降12.1%;第三产业投资555.3亿元,下降10.2%。固定资产投资产业构成为1.5∶37.7∶60.8。

2010-2014年丹东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

从投资规模看: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1011个。其中,当年竣工投产项目663个。亿元以上建设项目个数达146个,占全部建设项目个数的14.4%,完成投资445.2亿元,比上年增长2.6%,占全部建设项目投资完成额的57.7%。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85个,占全部新开工项目个数的9.4%,完成投资额176.8亿元,比上年下降1%。重大项目中,丹东港20万吨矿石码头、中朝鸭绿江大桥已经顺利竣工;丹大快速铁路、沈丹客运专线两条高速铁路基建基本结束,现已开始铺设线路,2015年实现全面通车;大孤山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港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中朝对应装备制造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继续稳步推进。

从投资类型看:国有投资完成164.5亿元,比上年增长9.1%;非国有投资748.1亿元,下降12.3%。其中,民间投资736.1亿元,下降10.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0.7%。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建设投资108.4亿元,下降41.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4.5亿元,下降47.9%。房屋施工面积1437.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其中,住宅面积1099.5万平方米,下降0.5%。房屋竣工面积176.9万平方米,增长25.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36.3万平方米,增长17%。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56.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7.7%。商品房销售额120.1亿元,比上年下降43.3%。年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116.2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9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8%;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0.9亿元,增长10.2%。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410.6亿元,增长11.9%;乡村零售额67.8亿元,增长12.6%。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423.7亿元,增长12.3%;餐饮收入额54.7亿元,增长10%。分规模看,限额以上零售额137亿元,增长4.1%;限额以下零售额341.4亿元,增长15.6%。

2010-2014年丹东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类值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1亿元,比上年增长25%;汽车类零售额16.5亿元,增长1.9%;服装、鞋帽、针织品类零售额8.7亿元,增长1.2%;家具类,日用品类,五金、电料类零售额分别为1.9亿元、1.7亿元和0.4亿元,均与上年持平;粮油、食品、饮料和烟酒类实现零售额7.2亿元,比上年下降8.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4.5亿元,下降8.2%;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34.7亿元,下降6.2%。

六、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28.36亿美元,增长7%;进口总额15.73亿美元,下降8%。在出口总额中,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3.23亿美元,下降25.2%;边境小额贸易出口7.93亿美元,增长8.6%;来料加工贸易出口2.71亿美元,增长2.3%;进料加工贸易出口1.88亿美元,增长8.7%;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出口2.51亿美元,下降13.8%。分商品类型看,机电产品出口7.9亿美元,钢材出口0.38亿美元,农副产品出口4.1亿美元。

全市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2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3.9%,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9项,合同金额4.19亿美元。新办三资企业19家,年末三资企业实有656家。全年对外新派劳务合作人员2311人次。

2010-2014年丹东市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

全年引进内资项目到位资金598.6亿元(内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比上年增长15.5%。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货运量7296万吨,比上年增长9.7%;水上货运量527万吨,下降0.9%;民航货运量0.13万吨,增长23.8%。全年公路客运量5392万人,比上年增长4.6%;水运客运量52万人,增长20.6%;民航客运量19.44万人,增长14%。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3775万吨,比上年增长14.2%。其中,集装箱167万标箱,增长10.7%。

2010-2014年丹东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及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9077.6公里,比上年增长9.6%。其中,高速公路335.7公里;高级次高级公路5638.8公里,增长5.7%。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9.49万辆,比上年增长13.2%。其中,载客汽车14.43万辆,载货汽车4.49万辆,其它汽车0.5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汽车总量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5.49万辆,比上年增长15.7%。年末摩托车12.39万辆,其中普通摩托车12.22万辆,轻便摩托车0.17万辆。年末汽车驾驶员42.92万人,比上年增长5.4%。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在邮电业务总量中,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49亿元,增长12.2%。特快专递69.42万件,增长12.5%;函件182.91万件,下降5.1%;订销报纸累计份数2250.8万份,下降4.2%;订销杂志累计份数91.45万份,下降10.3%。年末用户交换机容量358.4万门。城乡固定电话用户66.8万户,比上年下降9.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08.32万户,比上年下降5.6%。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9.16万户,下降0.1%。

全年接待境外入境人数比上年增长14%。全年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增长20%。其中,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均增长20%。

年末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点11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自然保护区2个、森林公园1个。全市拥有星级宾馆43家,旅行社80家。

八、市场价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1.6%。八大类商品呈七涨一降态势。分类别看,居住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比上年上涨3.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居第二位,比上年上涨2.4%;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上涨1.8%、0.4%、1.5%、0.6%和0.4%;唯一下降的类别为烟酒及用品类,比上年下降0.2%。

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比上年下降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1.9%。

2014年丹东市八大类商品价格指数

九、财政、税收

全年全口径税收收入125.3亿元,比上年下降10.1%。其中,国税完成税收39.5亿元,增长8.4%;地税完成税收85.8亿元,下降16.5%。

据快报数统计,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202.5亿元,比上年下降7.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6亿元,下降7.6 %。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90.2亿元,比上年下降12.2%,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1.6%。其中,营业税收入16.8亿元,下降33.9%;企业所得税7.5亿元,下降4.6%;个人所得税1.6亿元,增长8.7%;资源税5.9亿元,下降2.2%;房产税2.3亿元,增长6.7%。非税性收入完成35.8亿元,增长6.5%。

2010-2014年丹东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全年财政支出251.1亿元,比上年下降9.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5.9亿元,下降8.2%。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26.7亿元,下降3%;科学技术支出1.7亿元,下降2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9亿元,下降4.6%;医疗卫生支出12亿元,增长21.5%;农林水事务支出29.5亿元,下降1.8%;节能环保支出11.1亿元,增长67.8%。

十、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88.3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114.8亿元,增长12%。个人存款中储蓄存款余额1084亿元,增长9.2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分贷款类型看,短期贷款余额4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中长期贷款余额4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2010-2014年丹东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

年末全市境内上市公司2家,累计实现筹资5.5亿元。有39家小额贷款公司挂牌营业,其中新增小额贷款公司11家。年末有证券营业部8家;融资担保机构29家,其中新增融资担保机构4家。

年末全市保险主体机构共有46个,比上年增加1个。其中,财险公司16个,寿险公司21个,专业代理保险公司9个。年末全社会保险承保额5252.3亿元。其中,财产险保额2825.2亿元,人身险保额2427.1亿元。全年财产险和人身险总计实现保费收入36.7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7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8亿元。全地区保险理赔支出金额13.4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4.5亿元,增长9.7%;人身险给付支出 8.9亿元,增长20.6%;意外险赔付0.11亿元,增长4.4%。

十一、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受理发明专利申请474项,比上年增长20%;授权发明专利65项,下降27.8%。全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77项。全市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4家。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50.9亿元,增长9.4%。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38所(不含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技工学校,下同),拥有教职工22404人。其中,专任教师18859人。全年共招收学生6.63万人,在校学生23.94万人,毕业生7.1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13018人,在校生41530人,毕业生14707人;初中招生19691人,在校生57769人,毕业生19933人;小学招生13771人,在校生98836人,毕业生19729人;幼儿园招生19723人,在校生40467人,毕业生1609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99.8%,初中升学率(普高)65.3%。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拥有文化、文物事业机构120个。其中,文化事业机构111个,文物事业机构9个。文化事业机构中,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3个,公共图书馆8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6个,文化站90个。

年末全市广播电台拥有中短波转播发射台4座,调频转播发射台3座,广播电台自办节目4套,全年播出时间31839小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全市有电视转播发射台6座,电视台自办节目4套,电视全年播出时间27692小时。有线广播电视转播干线网络总长7050公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6%。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580个。其中,医院44个,卫生院76个,妇幼保健院5个,专科疾病防治院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全市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5374张,比上年增长1.9%。其中,医院11210张,增长1.3%;卫生院3233张,增长3.1%。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2474人,比上年减少3.7%。其中,执业医师4313人,减少6.3%;助理医师703人,减少25.1%;注册护士5022人,增长0.2%。全市共设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街道覆盖率10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市人口覆盖率100%。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29.4万人,参合率为95.8%。

全年参加省以上竞赛56次,夺得省以上奖牌 277枚。其中金牌110枚,银牌80枚,铜牌87枚。举办县以上运动会1次,举办县以上各项单项比赛60项次。承办国家级赛事3项,省级赛事25项,举办市级群众健身活动30余项。在322个村(屯)安装篮球架、乒乓球台,实现村(屯)篮球架、乒乓球台全覆盖;在乡镇和社区安放健身路径73套,达到乡镇和社区健身路径全覆盖。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住户调查,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31元(新口径),比上年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消费支出15219元,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28元(新口径),比上年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8482元,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

全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74万人,比上年下降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2%,增长0.14个百分点。实名制就业人数6.5万人,下降16%。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14亿元,下降18.6%;支出失业保险基金0.5亿元,下降13.8%。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1.5万人,比上年增长3.9 %。其中,在职参保人数58.3万人,增长1.2%;离退休参保人数33.2万人,增长8.9%。全年征缴养老保险费42.4亿元,比上年增长9%。全年发放养老金67.8亿元,增长16%。发放养老金离退休人数33.2万人,增长8.9%。

全年城镇职工征缴医疗保险基金1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支出医疗保险基金11.56亿元,增长10%。全年城镇居民征缴医保基金0.87亿元,增长17.6%;支出医保基金0.64亿元,增长30.6%。

全市拥有各类福利院108个,共有床位10023张,收养各类福利人员6214人。全市城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187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1亿元,筹集各类福利资金3360万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2300万元。

全市城乡共有低保户5.2万户,比上年下降7.1%。其中,城镇享受低保待遇的有2.3万户,农村享受低保待遇的有2.9万户。全年城乡享受低保待遇人数8.5万人,比上年下降11.5%。其中,城镇享受低保待遇人数3.9万人,农村享受低保待遇人数4.6万人。全年共发放社会保障金2.33亿元,比上年下降4.1%。其中,城镇发放保障金1.52亿元,比上年下降10.6%;农村发放保障金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年筹集扶贫帮困款物价值260万元,发放各类救济补助款1550万元,救济各类人员12.1万人次。

十四、能源、环境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54.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3%,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67.8万吨标准煤,下降2.8%。

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499.13公里,道路总面积1055.24万平方米。城市公共汽车营运车辆647辆,营运线路78条(不含支线),营运线路总长度1602.6公里。

全市建成区供水管道长度1177.8公里,全年供水总量5409万吨,比上年增长0.2%;用水普及率100%。煤气供气管道长度507.5公里,煤气供气总量4814万立方米;天然气管道长度278公里,天然气供气总量746.7万立方米;城市石油液化气供气总量14015吨。煤气用户22.96万户,天然气用户3.17万户,液化气用户3.89万户。建成区面积53.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2037.6公顷,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2071.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79%。

全年预计完成环境治理总投资6.16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全年废水排放量1.07亿吨,下降8.6%;工业烟尘排放量3.78万吨,下降3.1%;工业废气排放量1017亿标立方米,下降1.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率9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308天,比上年减少44天。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级标准。

2010-2014年丹东市环境治理总投资

十五、地区人口

据户籍人口统计,年末总人口239.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6.5万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20.2万人,女性人口119.3万人;男女人口比例100.7:100。全年迁入人口0.89万人,迁出人口1.1万人,人口出生率7.9‰,死亡率7.76‰,人口自然增长率0.14‰。

注释:

[1]本公报有部分数据为部门快报数,部门年报数据出来后,以年报数为准。

[2]年末互联网用户不包括有线电视公司用户。

[3]城镇单位指城镇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集体企业等,不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体户。

[4]职工参保人数指社会从业人员。

[5]支出失业保险基金中含还贷付息。

[6]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7]资料来源:本公报中粮食产量、猪牛羊禽肉产量、禽蛋产量、牛奶产量等数据来自辽宁省统计局丹东市调查队;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局;水产品数据来自市海洋与渔业局;农业机械总动力等数据来自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外贸进出口、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三资企业等数据来自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引进内资项目到位资金数据来自市招商局;公路运输、水运、港口等数据来自市交通局;私人汽车保有量数据来自市交警支队;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局;电信业务数据来自市电信单位;旅游数据来自市旅发委;税收收入来自市国税局和市地税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市政府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丹东支行;保险数据来自市保险协会;专利数据来自市知识产权局;科技成果数据来自市科学技术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文化馆、艺术馆、公共图书馆数据来自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丹东广播电视台;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物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丹东调查队;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社会福利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城市公共汽车营运车辆、营运线路等数据来自市公交公司。城市自来水供水总量,城市气化率、建成区面积等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指数等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环境保护局;地区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2015年3月22日